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每月苏联笑话专栏

俄罗斯冷傲退拿破仑。
(本条鸣谢萧晓和妮娜的天才幽默精神!)
和朋友们谈论我cp,
我:我cp的故事在本质上需要有强烈的悼亡意味
妮:祖国乃亡妻昔年手植,
萧:今解体三十余载矣!
起因是我在看up主@衰兰送客咸鸭蛋 的如懿传吐槽视频之偷天换日手串局,剧情演到冰室宫女索要佛教大师弟子的宗教器物,被宫廷管理者抄检出来私相授受,反派妃子利用宫女即将被公开处刑致死的处境来指使宫女污蔑女主角,该宫女的设定是无亲无故,并且在其他剧集中也有很多个被设定为孤儿的宫廷服务人员(侍卫、太医、宫女、太监……)。
姑且先不讨论太医和侍卫。宫女太监在当代拍摄的宫廷电视剧当中或许担任了集团保洁小弟小妹的角色,参考清朝历史来说,这并不合理。清朝宫女主要是适龄的上三旗包衣女子,包衣奴仆阶级的社会地位高于底层民众,法律上有一定特权;太监的主要来源是贫困且多子的底层家庭子弟,统治阶级出于当时的道德关怀要让太监家里至少有兄弟传宗接代。也就是说太监和宫女首先社会地位并不平等,宫女远高于太监,其次这些人除了宫廷里的工作身份之外还有属于自己的家庭身份,是孤儿的概率没有影视剧轻易设定出来的那样高。
弹幕:大清克格勃?
:这里是大清,不是大清洗!

海拉鲁第一掌勺

首先是尝试了电饭锅炖肉,被高贵的铸铁珐琅锅含泪教做人之后终于开启了懒人快乐模式。简而言之,太好吃了,玩游戏有林克尝海拉鲁番茄与暖暖草果,现实中有我在番茄糊糊里尝试分辨变态辣小辣椒和番茄皮,真是一场充满了惊喜的餐桌游戏!(流着鼻涕猛灌牛奶)
notion image
到了月底的时候感觉做饭实在是太缺乏灵感了,打开《王国之泪》盲roll一个菜品来复刻。请看!从二次元走进现实的起司煎蛋卷。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也正巧前一天和妮娜萧萧聊到线上同好出门旅游的事情,带着史同滤镜一起出游和现充打卡完全不一样,走在路上全是精神朝圣,有种乐子全靠伙伴之间自给自足的意味,现充很多人不懂得身临其境特有的精神体验。举例来说,如果让我计划一场游览法国尼斯的旅程,我肯定重点关注和马塞纳、尤登尼奇有关的景点而非哪家住宿拍得出海景游客照。就这一点而言我做饭也是一样的!食材能在手下发挥破次元的作用,正是实现了双重饱足。

护国军第一军总美攻治好了我的画画阳痿

给椰奶包画了《刀剣の鍔》祝她生日快乐!
绘画时我会关注的面貌特征:头部两侧有种直上直下的利落感觉,面中部留白比较长,正因如此耳朵的形状会变得非常明显;眉眼线条古典,眼窝有明显的阴影;头发整洁,油光水滑;总体而言,像是一条被从腋下拎起来的猫。

这是一个电子能量块:要检查它的配料表吗?

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大脑比男主米奇·巴恩斯报名成为消耗品时还要空白,对导演和题材都完全不抱预期,接下来也不会解读出什么深意。
在电视上看《汉江怪物》的时候年纪实在太小了,读不出来里面关于光州运动和美国的政治面刺;《雪国列车》和《寄生虫》都只是听说,甚至在写影评的时候才意识到这四部作品其实都是奉俊昊导演的(擦汗)。
“科幻”则是我从小就抱有强烈反感的一大题材(话虽如此,其实对一般兜售魔幻标签的作品也一样反感),以幼年时期的认知水平还不足以向自己交代清楚为什么会如此抵触,现在想来大概是一部分科幻作品既缺乏科学浪漫的想象力又缺乏人文精神,令我从本能上对幻想色彩的浮夸感到失望,长大后意识到“科幻不存在”就逐渐丧失了负面冲动,有些科幻本质上是宗教神学,有些科幻本质上是修真仙侠etc.,《米奇17》依然可以用这个思路来和解。
但也正是因此,很遗憾它好像就是这么一个全方位没有创新点的东西?既想讨论灵魂与肉身的哲学关系又想考虑MAGA时政讽刺,既想遨游宇宙又想顾及老生常谈的殖民伦理,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没做好,最后像生命体征维持餐蛋白能量块一样是各种营养元素的粗暴杂烩,一无所知的观众只得到了无数次的隔靴搔痒和两个小时的古井无波。
罗帕又双叒叕演弱智(对不起),人设单薄却实在演技在线,更要命的是我居然觉得他本作造型比信条尼尔还要好一点(果然还是太嫌弃狗男人诺兰凝金毛犬角色本质上都是在嬷他自己)?
补充:如果说列车和宇宙飞船本质上都是科幻世界里的暴风雪山庄,限制出场人物和环境地图,我应该觉得奉俊昊想讨论科幻背景下的社会政治议题时驾驭不了超过一趟交通工具乘客的人类社会规模并用交通工具的运转来假装社会的运转(???)

黄花雨降落在你眼中

《百年孤独》和《佩德罗·巴拉莫》我都是先读过原著小说再去看了影视剧改编。想必本就是拉美文学受众的人会理解,文字表达终久有其他表达形式所不能触及的独特之处,因此不会指望影视改编表情达意的水平超越原著。这两部影视作品毫无傲慢地选择了彻底服务于它强大的文字基底,为原本流动于视觉体验之外的景象提供了一个较为忠实的具体参考样本。我对这种踏实恳切的感觉比较满意,并想要从另一个层面谈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改编成影视的意义。后来的人们太过执迷于现实和想象的二极管思维,把一切超脱的都寄望为另一个世界的光怪陆离,殊不知人不能拥有完全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所有幻象都或多或少能在现实中寻根溯源,有些幻想向作品正是因为这种联系性太过稀薄反而显得无聊透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无法不提及土地上真实存在的独特风物、精神生活,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不曾亲身体验,却通过读书的方式暂时窥见一二,于是就很难说这些眼睛是否当真分清了,面前究竟是比生活更深沉的魔幻境界,还是对异域情调之中不符合所谓主流社会文明理性之处的商品消费。影视改编班底比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更熟悉这些风物表征,如果能由他们来转化成更直观的表达形式,总会有助于理解,不仅是帮助被外国名字绕晕劝退的读者认角色,还更容易想象这些人家中的餐厅多长多宽、放得下怎样的餐桌,住宅周边的植物是什么生态,交通道路的质感,蚁群的波涌,血流的途径……更何况这两部影片的光影画面设计的确都花了心思,既需要创作团队体察原作氛围又需要自带审美创作水准。

南塘军事学院招生简章!(草稿)

其实早在我史同意识自觉和接受专业培训之前就读过了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并因此在当时的考试知识体系下做明史考题从未扣过分,后来逐渐认识了许多搞国史同的朋友,明反而成了我最陌生的朝代领域。也从来没有看过《大明王朝1566》等明朝题材的影视剧。
时至今日,我读汉语古文史书比读洋文生肉还要吃力,所以一直都不太容易厨上中国历史人物。《万15》的行文风格对我来说犹如一条整洁的无障碍通道,多年以后重新翻看当年随着毕业而忘却的书页,每个字都带着知识再一次丝丝入扣滑进了脑子里。请允许我感激涕零:谢谢黄仁宇,他虽然没能如自己曾经梦想的那样成为中国的拿破仑,但《万15》对于我来说真是和拿破仑的宗教政策一样,作者说话没有任何我看不懂的地方。
我不准备从行活角度评判这本历史著作的内容。一来我懒惰,这本书实在太网红了,作者的观点已然明晰,解读评论千千万,不需要我来赘述;其次我吝啬,谨慎地有所不言也是本专业要求我具备的素养。
戚继光作为抗倭民族英雄的一面被基础教育放大强调出来,《万15》侧重用戚继光当典型案例,分析武将在明代的整体处境。明代政治重文抑武的格局将戚继光置于一种捉襟见肘的处境之上,戚继光的军事素养已经可以预见16世纪军事改革的大势所趋,真要在明朝的政治生态环境之内做起来举步维艰。在这里我们寻觅到了武人身上一种堪称矜贵的妥协精神:深刻知晓明王朝的武运何其艰涩,但是哪怕要独自消磨完种种落寞与遗憾,与冗余的官僚套路缠斗不休,最后只能得到退而求其次的结果,他也会为了落实这一点点进展全力以赴。戚继光得益于张居正,这重关系里面尤为重要的是有一个政治靠山出面替武将分担政治上的种种琐事,这才让戚继光更容易把精力放在军事事务上。张居正死后,他的政治改革无人可以延续,戚继光不仅没有享受到张居正留下的任何延续改革、保护人才的兜底机制,而且正是被张居正之死连累到郁郁而终的。张居正作为当时文人政治的顶级人物,可以被直接考虑为事实上的皇帝。考察皇帝素质的一大重要标准就是选定继承人,这一方面张居正这个摄政皇帝当得并不合格,很难说他是真的自信到完全不考虑身后事,还是太过相信万历就是那个真正的政治继承人——即便万历没有背刺,从身体条件来看他也不太可能长期担任一个强而有力的实权君主。
话虽如此,历史人物最大的美德还得是萌(起承转萌?)戚继光写的兵书那种既直白又事无巨细的行文风格对异时代的读者来说像是一款新手兵营NPC,在界面上你甚至可以看到兵主的live 2D立绘在攻略界面指指点点,真是穿越者最希望遇到的看板角色。生活领域除开怕老婆这种多少沾点诙谐意味的设定,也好像一个家里过年都不开火做饭但是会点送餐费巨贵的猪头肉外卖的当代年轻人(???)喜欢武人就是喜欢这种踏实靠谱的生命感……

小烧烤:名字一定要草木葳蕤、珠光宝气吗?

对中国古代女性姓名的历史并不了解,只是吐槽此事引发了诸多网友共鸣,说家长起名特意选用花草、珠宝、时节意味“看起来更女孩子”的字眼一看就没什么政治抱负。现当代女生依然有很多人对自己的名字有不满之处。说到这个我只想吐槽外国人名翻译也深受其害……纯粹表示读音的字面也要硬塞各种王字旁草字头烦不烦啊?有些王字旁草字头的字眼甚至也并不表达美好小事物的含义,一看就知道是译者没词硬拽也要做这个视觉丰容,吃饭坐片假名那桌的桌子底下。
 
Loading...